日前,市民周女士向本报反映,她在带孩子前往本市某室外儿童游乐场游玩时,对游乐场的平安保障是否到 ,工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心存担忧。 记 采访了不少市民,发现有人欢喜有人忧,也有市民认为经营场地需承担监管主责,儿童游乐设施的监管标准缺失也成为关注焦点。
设施平安惹人忧观点一:
“爸爸,我要玩那个!”当6岁的小伟向父亲周 央求,希望坐上“法拉利飞车”溜上一圈时,周 面露难色,因为他对这些广场上的小型游乐场的平安性心存疑虑,“人来人往,没有保护太不平安。”在周 眼里,尽管游乐设施的护栏上都挂有“乘坐须知”,售票处的广 栏上也醒目地打出了“儿童入场 须家长陪伴并尽监护责任”的注意事项 。
市民马晓飞对广场上的充气欢乐 堡、蹦蹦床等游乐设施很担忧。“ 是一些带有拓展设备的运动游乐场。小孩子天性就好动,看到就会嚷着要玩。”马晓飞说,攀岩的项目通常有三四米高,虽然孩子身上会有一根平安绳,底下有一个工作人员负责拉着,可是工作人员似乎也不是 人士,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保护,甚至杭州曾有小朋友爬到高处时,手突然松了,而底下的工作人员因为没有带平安手套,手一滑没抓住绳子,结果孩子从两层楼摔下来,造成骨 。“想想都觉得后怕。”马晓飞说。
观点二:小心看护也无妨
对于室内外的游乐设施,大部分家长还是鼓励孩子们参与的,一方面想锻炼孩子的胆量,另一方面参加游乐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身体锻炼和交友方式。市民邵煜每周都带着女儿到各 游乐场活动,在她看来,孩子就在自己眼皮底下,能有什么事?就算参加一些拓展类的活动,只要有工作人员跟着,不会有什么问题的。
市民沈国芳每次带孩子玩游乐项目时,都会格外注意工作人员的举动,身上是否佩戴 证,孩子进入游乐场所时他们是否会告知平安问题,会不会帮忙系平安带?游乐设施启动后工作人员是不是时刻关注场内的活动情况?沈国芳认为,许多细节都可以看出工作人员是否有工作责任心,游乐场对工作人员的监管如何,“加上家长自己多个心眼,孩子玩得开心也无妨。”
经营方承担主责观点三:
网友“汤姆”认为,游乐场所属于 行业,合规经营一项游乐设施要经历多重审批,需办理营业执照、消许可证、 登记证、文化经营许可证、卫生许可证等,部分大型游乐设备 须要到质监部门办理特种设备检验许可证。而且正式运营之前还需要办理平安管理人员证,操作人员也要参加监管部门的培训考核之后才能上岗。因此,相关部门联动配合,加强监管 。
从事质监行业多年的陈先生认为, 联动监管尽管确实,但如果光靠部门监管,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。各部门都是各司其职,对自己所辖范围的内容进行监管,而且基本都为定期检查、检测或是 检,生产经营单位还应加强责任感,对经营场所内的游乐设施进行每日检测,对游玩人数、时间的限定,看护人员的素质、看护人员与游玩人员的配比,儿童进出场所时的消菌措施、游乐场所设施清洁消制度,以及哪些项目需要家长就近看护等问题,都需要通过标准予以规范。
观点四:平安还需标准化
网友“阿狸”认为,要尽快完善儿童游乐场所的平安标准,建议质量监督部门制定小型儿童游乐设施的产品平安通则,设定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游乐设施基本平安要求,明确具体规范。还要强化儿童游乐场所在平安与服务方面的监管。建议卫生疾控部门与平安生产监督部门,定期对儿童游乐场所的卫生状况与设施的平安状况进行检测。此外,“阿狸”建议 可将儿童游乐场所列入城市规划,保 居住区人口与儿童游乐场所数量的合理配比,遏制“流动游乐场”的生存空间,推动儿童游乐场所行业自律与诚信经营。
相关阅读: